东野国内吧之馆>穿越历史>重生之都市枭雄 > 第234章 古刹老僧
    “唉,你们京城人怎么老是喜欢往我们这么山疙瘩里钻啊?我们可都巴不得去你们那儿呢!”老大娘牢骚了一句,回转正题:“你是不知道,西峰寺的石塔底下又起鬼风了!听老辈儿人说,这石塔下镇压着厉鬼,半夜里经常起鬼风,那种鬼哭狼嚎的声音,能把人吓得头发根儿发麻。传说,曾有胆子奇大的村民在半夜跑去一探究竟,结果刚接近石塔,就被鬼风给割掉了脑袋。如今,镇上打算开发西峰寺,要推倒倾斜的石塔,那可不就是要放出;厉鬼来吗?阿弥陀佛……”

    “老大娘,您见过石塔起鬼风?”

    “谁敢啊?自从鬼风割掉了人脑袋之后,就没有人敢在起鬼风的时候靠近石塔,除了西峰寺的福缘大师……”

    “福缘大师?”刘煜的眼睛开始发亮。

    “是啊。”老大娘双手合什,一脸虔诚的说道:“福缘大师在西峰寺呆了有六十多年了,在我的印象里,他老人家六十年前就是这副面恶心慈的模样,六十年后的样子也没有多大的改变,堪称法力无边、神通无限。如果不是有福缘大师的镇压,恐怕早在石塔倾斜时,那个被镇压的厉鬼就会脱出封印,出来害人了吧……”

    老大娘说完,看了刘煜一眼,道:“小兄弟,听大娘一句话,晚上别在西峰寺逗留,更别去看石塔鬼风!你们小青年不是很喜欢说一句话吗,嗯,好奇心害死猫……”

    见老大娘颤巍巍的起身,刘煜赶忙说道:“老大娘,我送您回家吧?”

    “不用了。”老大娘挥手道:“请佛堂圣水,要靠诚心,不能借助其它的工具和外力。小兄弟,你去玩儿吧,早去早回,别歇在西峰寺,还是回湖洋镇找家旅店吧。”

    送别了老大娘,刘煜跨上摩托车,离开了翠云廊。刚爬上一个坡顶,就遥望见不远处另一座山头下的西峰寺的四周香烟缭绕,人影憧憧。

    看样子,今天进香的人很多,只是因为寺庙大部分地方都在封闭维修,人们只好分布四周,遥遥叩拜。在靠近西峰寺的公路上,人流熙攘,叫卖声声,简直变成了为了进香服务的临时集市。

    看着近在眼前的西峰寺,刘煜的嘴角勾起了一抹诡异的笑纹。

    西峰寺,位于齐云峰南坡上。座北朝南,居高临下,在高大粗壮的千年古柏包围中,岸然地展开它那高高的石阶、宽阔的殿阁、斑驳的瓦络。远远望去,真可谓庄严肃穆。

    西峰寺始建于唐朝咸通年间,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四十年历史了。相传,由于禅宗六祖惠能曾在这里传授佛法,僧众化缘,修建了西峰寺,香火日见旺盛。

    到了宋高宗年间,西峰寺已经成为拥有僧众近八百人,寺产田地山林上千亩的大寺庙。

    这样一个禅宗圣地,不知道怎么搞的,在清朝乾隆年间,突然有了鬼怪的传闻。寺庙厄难重重,不是房舍无故垮塌,就是遭电火雷焚。就连农民在附近垒好的梯田石埂,也很难久立,不是被山洪冲垮,就是被山风刮塌。日久天长,人们更觉得,西峰寺一带,鬼盛神衰,风水不好。

    然而,当时西峰寺主持,对此地的风水却另有说法。他说,齐云峰山清水秀,万木苍然,本是神居之地,佛浩之源;只因佛门大能借助此地的天威镇压厉鬼,才使西峰寺总难安宁。但若没有石塔镇压恶鬼,那么整个齐云峰方圆五百里,都将身受厉鬼之害。

    这种说法,不知道怎么搞的,居然被乡民们接受了,西峰寺从此虽然意外不断,却总是香火鼎盛。

    根据地方县志上记载,从乾隆中晚期,直至道光年间,在这几近百年的时间里,西峰寺收纳的大笔香火总计超过两百万两银子,其中捐银最多的是山西巡抚图思德之子、户部银库员外郎恒庆的老婆宜特莫氏,一次就捐赠了白银两万两。

    后来,西峰寺在同治年间因为被查出是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少年时代的潜修之地,而受到牵连,被福建巡抚下令查封。